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清-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歡迎您來到中國建筑裝飾協會 請登錄  立即注冊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詳情
失信被執行人“中標” 合同還有效嗎
發布日期:2023-02-15    來源: 陜西公共資源交易服務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市場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為加重失信被執行人的違法成本,擠壓其逃債空間,對其產生有效威懾,法律對失信被執行人作出了包括限制其參與招投標活動等諸多限制。近日,浙江省常山縣人民法院一審審結了一起確認合同無效案件,判決失信被執行人新昌某建設公司(以下簡稱新昌建設公司)中標合同無效,且需承擔招標人常山某建設發展公司(以下簡稱常山發展公司)部分損失。被告新昌建設公司不服提起上訴,二審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該判決既打擊了擾亂招投標活動管理秩序的失信投標人,保護了其他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維護司法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司法、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



  中標公司竟是失信被執行人

  2021年9月30日,常山發展公司作為招標人單位,委托招標代理機構在常山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就該縣城市有機更新項目房屋拆除工程發布招標文件。該文件明確規定:“在本項目投標截止時間前,被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臺錄入為被執行人的潛在投標人不得參加本項目的投標。”

  看到招標文件后,新昌建設公司于同年11月2日遞交了這一工程的投標文件。11月8日,常山發展公司向新昌建設公司發出中標通知書,確定其為中標人。11月12日,雙方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嗣后,新昌建設公司進場施工。

  原本以為,招投標結束,新昌建設公司進場施工,工程就可以順利推進,沒想到不久后,幾封舉報信讓事情發生了轉變。

  同年11月29日,多名投標人舉報中標的新昌建設公司為失信被執行人。常山縣公共資源交易鑒定管理辦公室在收到舉報信后,經調查核實確認新昌建設公司在2020年被省內其他法院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

  引發確認施工合同無效之訴

  2021年12月3日,常山縣公共資源交易鑒定管理辦公室向常山發展公司發出監督建議書,認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新昌建設公司在案涉工程項目招投標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違法行為,建議常山發展公司依法將與新昌建設公司簽訂的施工合同作無效處理。

  收到監督建議書的當天,常山發展公司向新昌建設公司發函,函告雙方于2021年11月12日簽訂的案涉工程項目施工合同于新昌建設公司收到該函之日起解除。

  多次協商后,新昌建設公司仍不同意解除合同。2022年1月5日,常山發展公司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為由,向常山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新昌建設公司明知其沒有投標資格仍參與投標,明顯存在隱瞞事實、弄虛作假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請求確認中標合同無效,并由新昌建設公司賠償預算審核費、預算編制、招標代理費等招標費用損失合計35659元。

  新昌建設公司辯稱,其在進行投標活動時,按照招標公告的要求提供了營業執照、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等投標文件,并未提供虛假投標文件,在評標審查合格后被確定為中標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僅規定投標人應當具備承擔招標項目的能力,并未對失信被執行人不得參與投標作出明確規定,且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與投標人承擔投標項目的能力之間并無實質性聯系。據此,新昌建設公司主張中標有效,雙方之間的施工合同應當繼續履行。

  一審二審判決均認定合同無效

  常山法院經審理認為,新昌建設公司作為失信被執行人,并不具備案涉工程項目規定的資格條件,仍參加案涉項目的投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其投標應認定為無效。同時,原告委托的評標委員會在評標階段,未能發現新昌建設公司系失信被執行人的事實,未能否決新昌建設公司的投標,其對本次招投標活動中標無效也存在過錯。根據相關司法解釋,中標無效的,相應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應當認定無效。據此,依法判決常山發展公司與新昌建設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鑒于雙方在招標、投標中均存在過錯,確認招投標費用損失雙方各半承擔,據此判令新昌建設公司賠償常山發展公司招標費用損失18000元。

  一審判決后,新昌建設公司不服判決,向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衢州中院審理后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二十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第八十一條規定,案涉招標文件明確規定“被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臺錄入為被執行人的潛在投標人不得參加本項目的投標”,故新昌建設公司不具備參與投標的資格。本案中,新昌建設公司作為失信被執行人投標,招標代理機構未能按照招標文件要求排除新昌建設公司的投標資格,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本案的投標、中標無效,據此依法駁回新昌建設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2022年10月8日,經常山發展公司申請執行,新昌建設公司已將判決確定的需賠償的招標費用損失18000元主動履行完畢。


? +

+

■裁判解析


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本案中,雖然招標文件明確了失信被執行人不具備投標資格,但因招標代理機構疏于審查,導致失信被執行人成為政府公建項目的施工人。如何從法律上分析此次招投標行為的性質,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改善市場信用環境、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經濟風險的基礎保障。信用的缺失,往往意味著企業的經濟狀況或者商業信譽存在嚴重問題,對合同的履行能力也會被打上問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中就明確提出了信用建設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八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向政府相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行業協會等通報,供相關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最高人民法院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等44部門聯合簽署的《關于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以及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部門聯合會簽的《關于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通知》等,均對限制失信被執行人的投標活動作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二十六條中,對投標人資格條件限制為“國家有關規定”或者“招標文件的規定”,雖對“國家有關規定”未予列舉,但很顯然,上述規定均屬“國家有關規定”的范疇。

  第二,國務院于2019年3月2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屬于行政法規,可作為法院認定合同效力的法律依據。該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投標人發生合并、分立、破產等重大變化的,應當及時書面告知招標人。投標人不再具備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規定的資格條件或者其投標影響招標公正性的,其投標無效。”雖然該條規定的情形系投標人投標后因主體資質的變化而導致投標效力被否定,但規定實質在于及早防范投標人履約能力的喪失。舉重以明輕,本案被告在投標前即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其更不應進入招投標程序承攬工程,其投標、中標行為當然應被認定為無效。

  第三,誠實守信不僅是基本道德準則,也是市場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本案中,被告為失信被執行人,無視原告招標文件的明確規定,仍故意參與投標,試圖突破政府管理政策的要求獲得不法利益,其行為擾亂了招投標活動管理秩序,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有違招標投標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被告雖然中標并簽訂了施工合同,但其行為嚴重違背社會誠信,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市場主體誠信為本的要求,亦嚴重損害公平原則。

  據此,法院依法對案涉合同的效力作出否定性評價,并提醒市場主體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經營活動的基本行為準則,杜絕投機僥幸心理,共建和諧法治社會。

? +

+

■專家點評


共同營造誠實信用的市場環境

  浙江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唐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誠信即誠實守信,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素,更是為法律所宣告和確認的一項基本原則。除了民法典第七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外,專利法、商標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廣告法等20余部調整市場經濟活動的法律在總則中明確要求“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為誠信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弘揚誠信文化,營造誠信的市場環境,需要各類主體的共同參與。

  首先,市場主體依法經營守誠信。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商業道德和職業倫理,恪守誠信,公平競爭,不因自身利益而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抵制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偷工減料、欺詐賄賂等不道德和違法行為,并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維護好信用記錄。案件中的中標公司明知自己不具備案涉工程項目規定的資格條件,仍參加投標,其投標行為無效,并應當就招標費用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中介機構勤勉服務促誠信。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中介機構接受委托,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提供鑒證、經紀、咨詢、代理等服務,在兩個方面促進市場環境的誠信:對委托方而言,中介機構勤勉服務,誠信完成委托事務,維護了委托方的合法權益;對不特定市場主體而言,中介機構獨立、客觀、公正的身份,確保了市場信息準確性、文件資料真實性和交易行為合法性。案件中的招標代理機構未能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審查投標文件,造成委托方的損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最后,司法機關恰當適用法律護誠信。市場主體和中介機構一旦違法失信,就需要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通過公正司法將法律規定的“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適用于每一個個案,從而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常山法院在本案中判決中標合同無效,中標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既維護了誠信者的合法權益,還對其他市場主體和中介機構起到法治教育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機關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個目標開展工作,讓誠實守信者受到激勵,讓虛假陳述者付出代價,讓制假售假者受到懲處,用司法的力量營造誠實信用的市場環境。


文件下載: